<
356jj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太平令 > 太平令 第52节
    坐在那里,脊背笔直,其余众人都奋笔疾书,只有他独自坐在那里,倒是引起了房子乔,杜克明,还有那领路的少年目光,不是其他的缘由,委实是太过于扎眼了。

    杜克明扬了扬眉,指了指卷宗。

    答题啊,瞅我做什么?

    一身白衣的房子乔走到了少年人身边,垂首温和道:“这位李小兄弟,是有什么难事吗?为何不动笔?”

    少年人直接地回答道:“答不上来。”

    温和的君子愕然,旋即无奈笑起来。

    想了想,再度过来的时候,反而给少年人端来了糕点,道:“那么,就好好坐着,看看他们答题吧。”房子乔的声音温暖,看着李观一写下的三个字,赞许道:“字写得很好。”

    噙着笑意道:“茶水不够的话,便微微叩桌便是。”

    “也算是难得的经历。”

    李观一果然开始慢慢喝茶,思考青铜鼎的异变。

    他想到了阴阳家那位【司命】说的话。

    天下的风云汇聚吗?

    这样反倒是引来了其他人的侧目,尤其是先前希望和那少女搭话,却又给他打搅了的那些世家子弟,脸上都有了一丝松了口气的感觉——还以为是什么文武双全的人,原来只是个粗鄙的武夫。

    心中,且可稳了!

    这卷宗写了足足的一个时辰,最后李观一喝完了茶,却也无法离开,只好安静坐在那里,闭目吐息,外面的诸名士,文人则是闲谈风月诸事,是房子乔和杜克明把卷轴收起来,堆了厚厚一堆放过来。

    诸名士皆在这里。

    王通去阅览,薛道勇放声大笑:“哈哈哈,先看老夫家孩儿的,哈哈哈,诸位,没有什么意见吧?”众人自不敢说,只是赔笑,翻卷出卷轴来,王通赞许道:

    “薛霜涛姑娘,言辞练达,文章慨然有豪雄气魄。”

    “写的辞赋却又婉转,如江南水气,当今女子,在这个年纪上的才学超过她的,没有多少。”

    其余名士眼底有一丝热切,想要开口和薛道勇说些私密的事情。

    薛道勇一摆手,痛痛快快道:

    “我家孙女自是极好,且看看我家那麒麟儿。”

    王通笑着点头,寻找卷轴。

    房子乔伸出手按住卷宗,温和道:“……薛老,可之后再看。”

    “酒已温好了,还有第二轮的问题呢。”

    薛道勇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傻孩子,有什么不能看的?!”

    “来来来,当要诸君共赏!”

    老者就像炫耀自家子侄一样,抽出了卷轴,展开来,众人都好奇,能够让乱世之狮,薛国公后裔的薛道勇如此看重的,是如何大才,都看过去,却见那卷宗如雪也似得白,上面一行名字,字写得倒是根骨奇绝。

    一时间死寂,抓了一把西域香瓜子的长孙无俦愣住。

    “嗯???”

    “嗯??!!”

    能有那版韬略的人,怎么会连这个都答不出来的?

    为了考虑到诸世家的面子,这样的问题,已经很简单了才是。

    安静了好半晌,才有人结结巴巴道:“嗯,字,潇洒,恣意!”

    房子乔温和道:“那位小兄弟气度俨然,应是有大才,年少桀骜意气风发,想来是看不上这题目的。”众人连连称是,不断称赞,唯那薛老嘴角一抽,心头对这臭小子实在是哭笑不得,把那白卷一扔,佯装怒意,道:

    “观一呢?”

    “给老夫出来!”

    那名为魏玄成的安静少年指了指远处亭台,安静道:

    “方才刚结束,便被一绝美少女拉着去了那边。”

    薛老脸皮子一白,大步追过去,其余人也笑着随着后面。

    杜克明道:“你真是会抓重点啊,玄成。”

    魏玄成慢悠悠道:“切中要害,我也想要看看,那人到底是不是有才学,还是说来骗吃骗喝的。”

    少年揉了揉自己的手腕。

    一个时辰,他沏了足足七壶茶。

    铜壶很重。

    手腕很疼。

    三人微笑随着过去,这是他们和那少年的第一次见面。

    年少意气风发,风华正茂,自是狷狂。

    彼此的印象,都还算不上太好。

    众人前去的时候,放缓脚步,那位王通夫子轻咳嗽一声,自有一股气息散开,遮掩众人的动静,武夫悍勇,可文人自是也有对应手段,武夫近身无敌,可那也是得近身才是。

    众人看到那亭台花丛掩盖之中,穿着蓝衫的少年盘膝坐着,那把黑刀太重,只好摘下来,抱在怀里,盛装少女扬眉,来回踱步,狐疑道:“观一,你为什么不回答?”

    李观一叹了口气,老老实实道:“我不会,甚至于看不懂。”

    薛霜涛眸子看着眼前这少年,道:

    “你讲史书故事的时候可不像是没有读书的啊。”

    她方才有听到那些世家子弟轻声嗤笑,是以驳斥。

    然后恼气,拉着李观一询问,少年倒是看得开,抱着刀笑着道:

    “我就是不会啊。”

    不远处,薛老无奈,只能认为李观一不擅文华,长孙无俦则是好奇,其余诸人则心中自有好笑,难得见到这位薛老吃瘪,也有安心,毕竟以老者地位,若要这名头,却是不难。

    王通温和笑道:“薛老,孩子们的闲聊,咱们旁听可不好。”

    薛道勇爽快道:“是,这小子顽劣,没有回答,倒是失礼。”

    “老头子在这里赔罪。”

    王通笑道:“哪里。”

    “我有自关外得到的好茶,请薛老共赏。”

    而薛霜涛还是不信,她轻声道:“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是尚书的文章,赞美的是古代先王的伟业,这一题,是要称颂当今皇上圣人的功业。”

    当今皇上?

    李观一没有回答。

    他称颂不出来,钱正那一百三十五文还好好包着。

    若是见到那皇帝,他想要把这一百三十五文砸在他脸上。

    握着刀,道:“古代先王的功业还在吗?”

    “不在了啊。”

    “是啊。”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少年回答道:“兴旺,衰败,左右都一样,也不过只是那一句话罢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转身离开的王通脚步骤然止住。

    薛霜涛道:“这是……”

    旁人大多都说国亡,百姓苦,前面这四个字的分量却还要更大。

    李观一笑着道:“是我来时候……”

    薛霜涛接过了话,道:“路过的一位老者吟的,是吗?”

    李观一鼓掌赞许道:

    “大小姐冰心聪明,已经会抢先回答了。”

    “那位老先生姓张。”

    薛霜涛才不相信这些,看着李观一,又道:“再看那一个问题,王通先生说,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是所谓的士先识器,这是问你的志向和器量,但凡是学子都可以回答几句。”

    李观一屈指弹刀,微笑道:“吾乃武夫。”

    “不善言辞。”

    薛霜涛轻轻踢了下少年的小腿。

    然后看到了那边自家爷爷,看到了薛道勇主动显露面容,疯狂打眼色,背对着老者的李观一则因为王通夫子遮掩的文气和主动收敛自己的薛道勇而没有发现,薛霜涛想了想,伸出手来。

    白皙的手掌上,一枚黄金玉环,微笑道:“那么,客卿先生。”

    “黄金镶玉石的手环,买你将你的志向,告诉我。”

    “这样的买卖,可合算么?”

    少年人笑起来,道:“好啊。”

    “我来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两位先生,那两位先生恰好各自说了一句。”

    “不知道大小姐,要听文的,还是武的?”

    薛霜涛道:“若是武的呢?”

    李观一想了想,道:“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

    “当提三尺剑而定四海,立不世之功!”

    他调侃着的语气,没有把那一句,岂能郁郁久居人下说出来。

    只是提三尺剑,立不世功,已极堂堂正正。

    长孙无俦眼底闪过一丝流光。